首页 |
|
奖学金
青年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毓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时间:2023-03-06 来源:学工部 浏览次数:
王毓甜,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崇德先锋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志愿农大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员。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广场合唱、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等大型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668小时。现任CAU后勤小生助管团团长、第二十三届动科学院学生会轮值主席、动科代言人及动科203班生活委员。
努力是种艺术
作为一名动科学子,王毓甜面对考试也曾坐立不安。动科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不仅需要掌握课程内容,还需要一定的数理化基础。“一开始,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刚入学时同学们的高考成绩都比我高很多,焦虑是难免的,我只能不断背书、忘了再背。但是有目标在,努力一定能得到回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她而言,课程学习要结合课上高效听讲和考前梳理逻辑来开展,老师的PPT和复习纲要是她的两大法宝。动科课程主要以背诵为主,但是又不能全部死记硬背——把目标明确,尽力做好,就很有成就感了。
在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如今她已经克服自己的焦虑,在宿舍、班级小伙伴的鼓励和互相帮助下,继续求索。
人因创造价值而存在
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实践是王毓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学两年,她的志愿时长累计达668小时,,以自信、积极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北京志愿者的乐观精神、展现青年风采,连续两次获评“志愿农大”优秀志愿者。
在建党百年广场合唱团活动中,她风雨无阻参加排练,在最美的年华与祖国同行,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最诚挚的祝福。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她放弃回家过年团聚,克服孤独和严寒,坚定在志愿岗位上。而作为国际服务贸易大会志愿者,她在风雨中把雨衣让给观众,在烈日下指挥观众有序乘车。
2022年暑假,王毓甜还回到家乡团市委参加实习实践。在实习的一个月里,她深入周边村镇小学,探望关照留守儿童,宣传三农文化,参与创业大赛的组织筹备,用脚步丈量自己热爱的家乡。
(王毓甜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
凝聚向善力量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王毓甜认为,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是一位优秀大学生不可获取的能力,因此她选择为同学们服务、积极参加学生工作。
在校学生组织后勤小生助管团中,她深入学校后勤一线,不仅为同学们解决权益问题,更开展多次采访,致力于用丰富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式展示学校的文化风貌。在院学生会中,她担任轮值主席,把解决同学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力争开展有趣味、有深度、有意义的活动,宣传专业和学院,践行知农爱农使命。
(王毓甜参加学生工作)
会学,更会“玩”
要诚恳,要坦然,要宽容,要有平常心。如何在学习之余保持身心健康,也是一门必修课,对此,王毓甜选择参加体育和美育活动锻炼自己。
她参加橄榄球赛并获全校第一,每学年的体测成绩均达到90分。作为校艺术团成员,她还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参演一二九晚会、校五四升旗诵读、央视《领航》快闪拍摄、五四晚会演唱和冬奥演讲等,作为动科代言人,积极宣传学院文化特色、传播动科行业知识。
“文体活动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一个集体和团队的杰作。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的感觉非常幸福而满足。”陶冶情操并全面发展自己,王毓甜也在“玩”中收获良多。
选定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辜负现在,不要总是怀疑犹豫。心怀理想,即使没有实现,那也是我曾离它最接近的一次。”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收获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