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学工动态
青年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栾可心: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时间:2023-03-06 来源:学工部 浏览次数:
栾可心,烟台研究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大赛全国一等奖、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现已保研至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继续深造。
刻苦学习 投身科研
栾可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目的明确且态度端正,她善于总结学习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始终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认真记录每一学科的学习笔记,在笔记中图文结合,将知识点系统的归纳总结,供复习时使用。在2021-2022学年,她的必修GPA排名位于专业第一,在多门必修课上都取得了A的成绩。
同时,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她作为负责人参与校级 URP 项目《无土栽培种植架的分区供液系统》,设计了一款新型无土栽培供液系统,包括营养液按需自动配置和精准分区供液功能,并以第一完成人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她参与了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沼液与菇渣施用对设施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探究沼液和菇渣多年复配施用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含量、设施内气体环境以及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在项目中,她以第一作者完成论文两篇,这次经历使她对植物与环境互作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她顺利保研至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植物方向的学习。
参加公益 服务他人
在校内,栾可心作为校团委宣传部烟台小组组长,带领干事们完成百余篇推送,发布于中国农业大学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CAU我们的团”和“青春中农大”上,浏览量累计破万。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为同学服务,有较强的工作组织能力,热衷于各种活动,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
在校外,栾可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参加了“学雷锋,绿色北京由我守护”和“北京市圆明园旅游引导员”等多项志愿活动,她的志愿时长共达180小时。在2021-2022学年寒假,她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社区抗疫活动,作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负责社区的来往人员登记和测温工作,以及社区疫情管理和核酸检测通知工作。这次工作让她意识到疫情期间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也提高了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这些实践丰富了她的大学生活,提高了自己的阅历,培养了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让她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断创新 探索创业
创新方面,栾可心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在“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大赛”中,她设计了一款“圆柱形阶梯状自动追光”栽培架,帮助提高栽培种的光能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个设计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除此之外,她还获得“兴农杯中国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一等奖,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荣誉。在比赛中她曾遇到挫折,但她从不轻言放弃,最终在老师和队友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难题,顺利完成了比赛。虽然比赛的过程很辛苦,但看到结果后她心中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她还加入了大学生创业项目“低度酒研发和推广——稻为米酒”,利用AI风味测评系统、“互联网+”产品安全追溯、大数据精准投放等技术,进行米酒研发和品牌建立。该项目于2021年成立稻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她作为项目核心合伙人,带领团队达成与北京连锁店“下厨房”等多项商务合作,上市八个月达成20万元营收。
她认为大学本科是一个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的过程,因此应该不遗余力地探索。这些工作经历让她明确逐渐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也提高了她的社会责任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栾可心的的座右铭,也是她的行事准则。她相信只要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向前走,那么未来一定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