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学工动态
青年榜样 | 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崔伊: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时间:2023-02-21 来源:学工部 浏览次数:
崔伊,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北赛区团队二等奖、CIFST——第四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二等奖、优秀成果奖。曾任食品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现任食品学院本科第四党支部书记。
学以治趣 乐此不疲 回想起过去的三年大学学习时光,崔伊认为自律专注、脚踏实地是自己学习的法宝。崔伊仍记得刚大一看见课表上满满当当课程时的无措,第一次听课时大脑飞速转动却难以跟上老师节奏的失落。“每个人都有刚刚进入大学时的焦虑与彷徨,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才是关键”,正是基于对自己的清楚认识,她坚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课上总在前排认真听讲,课后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总结复习,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探讨。她认为图书馆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是确保自己高效学习的绝佳场所,馆内的书籍也是帮助自己学习专业知识、解决疑难困惑的好帮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崔伊的不懈努力下,她连续三年保持GPA班级排名第一,大三学年取得GPA和综测排名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专业学习之外,崔伊注重在科研创新方面锻炼自己,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赛道上争创佳绩。她认为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既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也是文献学习的初步探索,对培养自身科研能力十分必要。因此,崔伊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潜心钻研,在导师和师姐的悉心指引下,从整理文献到实验设计再到数据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一步一个脚印圆满完成。回想起这段经历她说,“科学研究需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求知态度,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此外,带领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她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正是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创新点逐步落地实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敢想敢为、厚积薄发才是制胜的法宝。 社工服务 躬行践履 崔伊在服务同学的实践中模范先行,脚踏实地投入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中。刚刚进入大学的她从一名小干事做起,在团结友爱的学生会大家庭中逐步成长起来。在成为食品学院学生会公关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后尽职尽责,建党百年亮灯活动、学院新年晚会筹办、毕业季活动等等都有她的身影,繁忙的学生工作培养了她的领导力、规划力和执行力。 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崔伊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食品学院本科第四党支部书记,崔伊始终将“小我”融入“大我”,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用自己的点滴努力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使命。她对红色“1+1”师生党支部共建活动触动很深,“每一次学习交流或是参观展览的共建共学活动都是提高我党性修养的契机,不断激励我将理论学习落在实处、落在日常”。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2020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崔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和小队成员一同深入贫困一线,通过实地探访山西精准扶贫典型样本感受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的巨大优势,成为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基层民生的窗口,新时代乡村是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勇于担当、拼搏奋斗,努力发展成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崔伊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甘之如饴,担任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志愿者让她印象深刻。“虽然每天在将近十小时的志愿服务后身心俱疲,但在帮助他人后收获的每一次谢谢,都让我感受到无比幸福。”在服贸会期间,她参与彩排演练模拟、会议引导接待等服务工作,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双展区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专业服务温暖他人,展现了首都高校大学生蓬勃向上的青年形象。 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路上也会遍布荆棘,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沉淀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一路走来,崔伊感谢师长同窗的支持与鼓励,“我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离不开一次次指点迷津、答疑解惑的老师,也离不开并肩作战、一同奋斗的同学朋友”。谈到未来,崔伊表示会以更加严谨踏实的态度学习专业知识,求真学问、练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