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工动态

学工动态

青年榜样 | 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许静漪:以赤诚之心奔向远方

时间:2023-02-16 来源:学工部 浏览次数:

许静漪,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知农爱农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连续三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三等奖。

专注学科前沿,挖掘与奶牛繁殖和泌乳性能相关的多态位点,为牧场生产管理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志愿时长442小时;现任动科191班班长,积极推进班团建设一体化,鼓励同学参与生产实践,获得2021年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基层团支部和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此外任动科学院“牛百科”负责人,带领成员前往牧场实践,获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集体。

三农路上的实践者


在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镇不浪村不浪学校,许静漪教孩子们古典音乐,表演话剧,画自画像。艺术支教让她和当地的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通识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与空间。

在学院育人平台“牛百科”的支持下,许静漪带领小队前往山东省规模化牧场。在为期一月的牧场实践中,她挤奶、采血、测体尺、喂犊牛,帮助牧场降低了犊牛腹泻率。该项实践获得了学院党委、团委、兄弟院校以及远在新西兰同行们的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动科学子的学业生活,以及中国畜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

基于此项实践,许静漪完成中文核心文章《北京地区泌乳牛夏季鼓膜温度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揭示热应激下奶牛体温节律,为牧场生产管理提供方案。她坚信只有扎根在农村的土壤里,才能让农民的辛勤劳动开出花,结出果来。

图片


作为动科191的班长,她积极推进班团建设一体化,鼓励班级全员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大家“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思想。在她的带领下,动科191获得2021年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基层团支部和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在成为新一届“牛百科”负责人后,许静漪带领更多的同学深入牧场,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产业热忱,厚植“三农”情怀。在她的领头下,牛百科获得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集体荣誉称号。

此外,她作为 “利拉伐”校园大使,发布奶牛科普文章60余篇,博文总浏览量超过10万次。

图片

科研路上的求知者

梦想为动力,许静漪在学业上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大学三年她在72门课程中取得A-以上的成绩,2021-2022学年GPA、综合测评双第一。许静漪以夏令营和推免专业第一通过普通推免,将继续在本院动物遗传与育种系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

本科期间,在王雅春教授的指导下,许静漪共发表5篇中文核心论文,挖掘与奶牛繁殖和泌乳性能相关的多态位点,为牧场生产管理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李秋燕副教授的指导下,许静漪带领团队,设计试验建立猪原代脂肪干细胞系并永生化,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三等奖。

发展路上的行动者

品德是求索一生的必修课。她曾有幸成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伟大征程》情景史诗大学生合唱团的一员,用歌声回望百年的风风雨雨。她更有幸成为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服务于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冬雪中见证了中国国旗冉冉升起。

基于许静漪的良好表现,她被评为校级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和第十五届“志愿农大”优秀志愿者。

图片


未来如何?当行在脚下。作为一名成功保研的准研究生,许静漪从未停下脚步。热爱让她选择了动物遗传育种,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美好的未来正在不断追寻中。